【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意思垓下歌原文及翻译】一、
《垓下歌》是西汉初年著名军事家项羽在垓下被刘邦围困时所作的一首诗,表达了他在四面楚歌、兵败如山的绝境中,对自身英雄气概的感叹与对命运无常的无奈。其中“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”是全诗中最经典、最广为流传的两句。
这两句诗的意思是:
- “力拔山兮气盖世”:我有拔山的力气,气概可以压倒当世。
- “时不利兮骓不逝”:时运不济啊,乌骓马也不再奔驰。
整首诗情感悲壮,语言简练,体现了项羽在绝境中的英雄情怀与悲剧色彩。
二、原文及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力拔山兮气盖世 | 我有拔山的力气,气概可以压倒当世 |
时不利兮骓不逝 | 时运不济啊,乌骓马也不再奔驰 |
骓不逝兮可奈何 | 乌骓马不再奔驰,又能怎么办呢? |
虞兮虞兮奈若何 | 虞姬啊虞姬,你对我该怎么办呢? |
三、背景与意义
《垓下歌》创作于公元前202年,项羽在垓下之战中被刘邦、韩信等联军包围,最终兵败自刎于乌江边。此诗是他临死前的最后抒怀,表现了他对过往辉煌的回忆、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,以及对爱妃虞姬的深情告别。
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,也成为了后世文学、戏剧、影视作品中经常引用的题材,象征着英雄末路的悲壮与凄美。
四、结语
“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”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自信表达,更是对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慨。它提醒我们,即使拥有非凡的才能和勇气,在历史的洪流中,也可能难以逆转局势。这种英雄主义与悲剧意识的结合,正是《垓下歌》历久弥新的原因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