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得过且过是什么意思啊】“得过且过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生活或工作态度比较消极,只求暂时过得去,不追求长远的发展或进步。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,通常用于批评那些缺乏上进心、没有目标的人。
一、词语解释
词语 | 得过且过 |
拼音 | dé guò qiě guò |
释义 | 只求暂时过得去,不作长远打算;做事敷衍塞责,不积极进取。 |
出处 | 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得过且过。” |
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多用于形容人懒散、不思进取的态度。 |
近义词 | 混日子、敷衍了事、得过且过 |
反义词 | 奋发图强、积极进取、锐意进取 |
二、常见使用场景
场景 | 示例 |
工作中 | 他总是得过且过,不主动承担责任。 |
学习中 | 考试前临时抱佛脚,平时得过且过。 |
生活中 | 他对生活没有目标,整天得过且过。 |
三、使用建议
虽然“得过且过”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表达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,但从积极的角度来看,这种态度容易让人失去动力和方向。因此,在工作、学习和生活中,我们应该尽量避免“得过且过”的心态,而是要树立目标,积极进取。
四、总结
“得过且过”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,强调满足于现状而不求进步。虽然在某些情境下可能显得轻松自在,但长期来看不利于个人成长和发展。我们应努力摆脱这种状态,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相关表达,欢迎继续提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