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张中丞传后续】《张中丞传后叙》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的一篇散文,旨在为名将张巡和许远辩护,驳斥当时对他们的不实之词。文章以叙述史实为主,结合议论,表达了作者对忠义之士的敬仰与对历史偏见的批判。
一、
《张中丞传后叙》是韩愈在阅读了李翰所撰的《张巡传》之后,因不满其中对张巡、许远的记载不够全面,特别是对二人在安史之乱中守城事迹的评价有失公允,因此写下的补正之作。文章通过讲述张巡、许远在睢阳之战中的英勇表现,以及他们与南霁云等人的忠诚与牺牲精神,强调了他们在国家危难时刻的忠义行为。
韩愈在文中不仅记述了张巡、许远的事迹,还对当时社会上对他们的误解进行了反驳,指出他们是“以死殉国”的英雄,而非“叛臣”。文章语言庄重,情感真挚,体现了韩愈作为古文运动倡导者的文学风格。
二、主要内容梳理(表格)
项目 | 内容 |
作者 | 韩愈 |
文体 | 散文(后叙) |
创作背景 | 阅读李翰《张巡传》后,不满其对张巡、许远的记载,遂作此文加以补充与辩白 |
写作目的 | 为张巡、许远正名,纠正历史偏见,弘扬忠义精神 |
主要人物 | 张巡、许远、南霁云、雷万春、尹子奇等 |
事件背景 | 安史之乱期间,张巡、许远坚守睢阳,抵抗叛军 |
核心思想 | 赞扬忠义,反对虚伪,强调历史应公正记载 |
语言风格 | 庄重、严谨,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|
历史价值 | 补充了正史中对张巡、许远记载的不足,具有重要史料意义 |
三、文章特色
1. 情感真挚:韩愈在文中流露出对张巡、许远的深切敬仰,字里行间充满悲壮之情。
2. 逻辑严密:文章结构清晰,先叙述史实,再进行评论,层层递进,说服力强。
3. 语言简练:用词精准,避免冗长,符合古文风格。
4. 历史与文学结合:既具史料价值,又富有文学感染力。
四、结语
《张中丞传后叙》不仅是对张巡、许远事迹的补充与辩白,更是韩愈对历史责任与道德信念的体现。它提醒后人,在面对历史时应保持客观、公正的态度,尊重那些为国捐躯的忠义之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