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假手于人故事来源是什么】“假手于人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意思是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完成某件事。这个成语出自古代典籍,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。下面将从出处、含义、用法以及相关典故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
“假手于人”最早见于《左传》,是古代用来描述通过他人之手完成事情的表达方式。在现代汉语中,它常用于描述借他人之力完成任务,有时也带有贬义,表示推卸责任或依赖他人。该成语结构简单,使用广泛,适用于多种语境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假手于人 |
出处 | 《左传》(春秋时期) |
含义 | 借助他人之手做事;也可指推卸责任,依赖他人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可作谓语、宾语 |
例句 | 他总是假手于人处理事务,自己却从不参与。 |
近义词 | 借刀杀人、委过于人、托人代劳 |
反义词 | 亲力亲为、自行其是、独断专行 |
文化背景 | 源自古代政治与军事策略,强调权谋与借力 |
现代应用 | 多用于批评他人不亲自负责,或形容利用他人资源完成任务 |
三、补充说明
“假手于人”虽源自古文,但在现代使用中已逐渐淡化了原有的权谋色彩,更多地被理解为一种实际操作的方式。不过,在某些语境下,仍可能带有轻微的贬义,表示对他人能力的不信任或自身责任感的缺失。
因此,在写作或口语中使用时,需根据上下文判断是否合适,避免造成误解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相关历史背景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