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清朝乾隆皇帝简介】乾隆皇帝,名弘历,是清朝第六位皇帝,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。他生于1711年,于1735年即位,年号“乾隆”,意为“天道昌隆”,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稳定。乾隆在位期间,清朝达到了鼎盛时期,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。
乾隆帝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,还是一位文人皇帝,酷爱诗词、书法和绘画,对艺术有着极高的造诣。他在位期间,组织编纂了《四库全书》,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,对保存和传播中华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然而,乾隆晚年也逐渐暴露出统治上的弊端,如官僚腐败、民生问题等,为后来清朝的衰落埋下了隐患。
乾隆皇帝简介总结表
项目 | 内容 |
全名 | 弘历 |
年号 | 乾隆(1736年—1795年) |
在位时间 | 1735年—1796年(实际掌权至1799年) |
生卒年 | 1711年—1799年 |
父亲 | 雍正帝(胤禛) |
母亲 | 甄嬛(历史原型为熹贵妃) |
统治风格 | 开明与集权并存 |
政治成就 | 国力强盛,疆域扩展,平定准噶尔、回部等 |
文化贡献 | 编纂《四库全书》,重视文教 |
历史评价 | 康乾盛世的代表人物,后期弊病显现 |
退位后 | 以太上皇身份继续掌权至去世 |
乾隆皇帝的一生,是清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。他的功过是非,至今仍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。